期刊简介
本刊自创刊以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为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天津市教委中文核心期刊。本刊注重实用性,编排规范,栏目新颖丰富多彩,全面报道中医中药教学、科研、临床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注重中医药学术水平,全面提高办刊质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天津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904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91/R
邮发代号: 6-153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163.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9043
- 国内刊号:12-1391/R
- 出版周期:季刊
-
HPLC柱前衍生法测定舒血宁注射液中四种氨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舒血宁注射液中4种氨基酸(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甲硫氨酸)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柱前衍生化法,为舒血宁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提供方法.[方法]以异硫氰酸苯酯(PITC)为柱前衍生化试剂,采用C18色谱柱,乙腈-水(5:1)-乙酸铵缓冲溶液(pH6.5)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nm,测定舒血宁注射液中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甲硫氨酸的含量.[结果]4种氨基酸的分离及线......
作者:陈莹;李晋;曹君;何俊;关秀伟;张纲;李志刚;常艳旭 刊期: 2017- 04
-
基于尤斯灌流室技术的泽泻汤大鼠肠吸收研究
[目的]研究泽泻汤中成分白术内酯Ⅱ和Ⅲ在大鼠不同肠段的跨膜吸收特征.[方法]采用AgilentZorbaxPlus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42:58),流速:0.3mL/min.质谱电喷雾离子源,阳离子MRM模式,白术内酯Ⅱ和Ⅲ的定量离子分别为m/z233.2→m/z187,m/z249.15→m/z231.尤斯灌流室法考察泽泻汤在大鼠离体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接收......
作者:朱蕴;顾星;张兵;祁东利;刘志东;魏子斌 刊期: 2017- 04
-
中医药大学创建海外中医孔子学院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中医孔子学院作为特色孔子学院取得了长足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中医药院校以中医孔子学院为平台,积极探索构建中医药国际传播的海外教育模式.文章从国家政策支持、国际社会需求及中医自身发展3个层面分析了中医孔子学院成立的背景条件,并通过中医孔子学院的特色和现状调研分析,提出问题,探究中医药大学创建海外中医孔子学院的相关举措.......
作者:潘淼 刊期: 2017- 04
-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机分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临床难治性血液病,其病因病机复杂,在治疗中,病情迁延难愈,且易复发.现从中医思路,依从中医古籍并结合现代中医医家的研究,对再生障碍性贫血从肾精亏虚、脾胃虚弱、肝郁伏热、髓海瘀阻、热毒入髓5个方面进行论述.......
作者:左祥宇;王爱迪;刘宝山 刊期: 2017- 04
-
从本虚论治胃癌前病变经验浅析
胃癌前病变,病位在胃,和肝脾相关,病理变化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脾胃气虚和胃阴亏虚,标实多是痰凝、血瘀.病因多和现代饮食及生活习惯相关.治疗上多以补虚去实为大法,但更注重于补虚,以期达到养正则积自除,脾胃气虚多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胃阴不足多用麦门冬汤加减.治疗本病时,病证结合,并借用现代医学手段,从整体出发着重调整人体状态是关键.......
作者:戴辉煌;王常松 刊期: 2017- 04
-
曹式丽从络论治糖尿病肾病皮肤瘙痒经验初探
曹式丽教授师从天津市名医柴彭年老先生,在慢性肾脏病从肾络治疗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曹式丽教授以肾络受损为病理基础,从临床辨证施治角度分析本病,认为瘙痒可分为风盛则痒、湿遏则痒、虚久则痒、瘀滞则痒四大类型.围绕肾络受损展开治疗,立疏风通络、祛湿通络、养血通络、消瘀通络之治法.......
作者:曹永龙;林燕;曹式丽 刊期: 2017- 04
-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的中医证候研究进展
代谢组学方法是研究代谢组在某一时刻细胞内所有代谢物的集合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寻找代谢物与生理病理变化的对应关系.中医证候是对机体病理状态的宏观概括,代谢组学研究内容则反映出宏观状态下机体的微观表现.近年来运用代谢组学方法对中医证候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现通过对近10年来国内外运用代谢组学方法对中医证候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从运用代谢组学方法对中医证候进行的研究方向、成果与不足进行论述,并提出研究......
作者:侯雅静;陈家旭;潘秋霞;宋明;王方方 刊期: 2017- 04
动态资讯
- 1 抑郁症中医证候学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 2 丹参促创伤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
- 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兜铃酸A在细胞培养基中含量变化
- 4 益智凝神颗粒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改善的初步观察
- 5 近5年国内静磁生物效应研究进展
- 6 补肾活血化痰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不孕疗效和内分泌代谢的影响
- 7 悼霭师 崇化国学说孔孟,杏园医艺註岐黄.一朝仙逝音容邈,道德文章万古长.
- 8 基于DNA条形码区域的中药地鳖隐存物种多样性发现研究
- 9 高浓度丹参注射液对高糖所致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 10 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 11 治疗放环后月经不调十法
- 12 六神丸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 13 近5年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
- 14 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医教学的应用
- 15 瘀热相搏证的系列研究(一)
- 16 五苓散证浅析
- 17 成人中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与探讨
- 18 五苓散及其加减方临床对照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
- 19 讲课三要素
- 20 炮制时间对杜仲指标成分含量及药代动力学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