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自创刊以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为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天津市教委中文核心期刊。本刊注重实用性,编排规范,栏目新颖丰富多彩,全面报道中医中药教学、科研、临床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注重中医药学术水平,全面提高办刊质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天津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904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91/R
邮发代号: 6-153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163.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9043
- 国内刊号:12-1391/R
- 出版周期:季刊
-
升降散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近况
升降散载于清代杨栗山,主要由僵蚕、蝉蜕、姜黄和生大黄4味药组成,具有升清降浊、宣郁清热等功效.原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近代广泛运用于各科杂病及疑难重症,皆获效甚捷[1].......
作者:丁慧芬 刊期: 2004- 03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蛋白激酶C及抑制剂的作用研究概述
蛋白激酶C(PKC)移位激活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笔者对其参与神经元缺血损伤的可能机制和相关的中药制剂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罗跃娥;杨卓 刊期: 2004- 03
-
专方专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况
随着妇科检查及诊断技术的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文献报道EMS发病率约占育龄妇女的7%~50%,EMS不孕发生率高达30%~40%[1,2].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研究报道,因不孕或盆腔痛就诊的妇女中有80%伴发EMS,无症状生育期妇女行输卵管结扎术时,发现22%的妇女伴发EMS.有证据提示,EMS具有自限性,约58%异位病灶能自行退缩和消失......
作者:曹立幸;韩冰 刊期: 2004- 03
-
糖尿病兔胆囊细胞超微结构改变
[目的]观察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兔的胆囊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选择大耳白兔26只,随机分为2组,即正常组、四氧嘧啶致糖尿病组,根据血糖情况,适量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在20mmol/L左右,饲养6周后处死观察胆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糖尿病组14只入组,终末存活11只,电镜下发现糖尿病兔发生胆囊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不良,内皮细胞核呈坏死病理改变,胞浆有部分崩解,内皮细胞基底板呈高度增厚.胆......
作者:曹泽伟;李方儒;李晓华;王志敏;张洁 刊期: 2004- 03
-
救心胶囊对缺氧损伤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以内皮细胞(EC)为研究对象,观察救心胶囊对缺氧损伤内皮细胞黏附分子释放的影响.[方法]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通过进行内皮细胞培养,观察内皮细胞缺氧损伤后,黏附分子(VCAM-1、ICAM-1)在细胞浆的表达情况.[结果]缺氧损伤使VCAM-1、ICAM-1表达显著升高.救心胶囊组,VCAM-1、ICAM-1表达显著降低.[结论]救心胶囊能显著降低黏附分子表达,保护内皮细胞免受炎症介质损伤......
作者:李春深;陈静;范英昌 刊期: 2004- 03
-
浅析中国与阿拉伯医药交流的实现途径
阿拉伯医药对中国医药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中阿医药交流过程中,有几种实现途径颇为显著.第一是朝贡(派遣使节),主要是阿拉伯地区的国家派遣使节来到中国,带来本国的药物;中国回赠的物品中也包括当时的一些名贵药材.第二是对外贸易,中国和阿拉伯地区国家的贸易往来,是药物交流实现的主要途径.第三是军事战争,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中阿医药的交流.第四是宗教传播.......
作者:李德杏;刘公望;王玉兴 刊期: 2004- 03
-
刍议心理疗法在中医治疗中的作用
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人类对由细菌、病毒导致的疾病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强,人体自身内在机制的某些缺陷或紊乱导致的疾病患病率却呈上升趋势,对这类疾病的治疗单靠药物疗效不明显,而心理疗法往往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王淼 刊期: 2004- 03
-
《傅青主女科》调经特色探讨
从条目、辨证、治法、制方、用药几个方面探讨了调经的特色.指出傅青主治疗月经病善抓主症,辨证精要,治法注重扶正,善补肝血疏肝郁,制方严谨,主次分明,用药纯和,强调炮制以增药效等特点,并加以举例说明,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杨勇 刊期: 2004- 03
-
马莳《内经》学术思想初探
马莳毕生精研,著有、,阐发经文微义,承前启后,有较大的影响.其学术特点主要是:训解经文详明缜密,注重联系实际应用;以经解经,前后融会贯通;并首创注解篇名,条分缕析,使之明了.......
作者:李庆和;李慧吉 刊期: 2004- 03
-
古代文化交流与中医药学术之形成
任何一门科学体系的产生与发展都不是孤立的,中医药学在形成和发展历程中同样受到多种文化影响,是多学科交融的产物.特别是中外文化、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中医药学术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中医药学术在未来必须开拓视野,吸收世界优秀的文化成果,为其发展输送新的营养和血液.......
作者:方玲;刘公望 刊期: 2004- 03
动态资讯
- 1 试论<内经>对药物疗法的论述及其意义
- 2 犊鼻穴灌流异搏定对针刺大鼠足三里穴镇痛效应的影响
- 3 急性腰扭伤现代推拿疗法从腹论治思路探讨
- 4 甘草根系呼吸代谢与生物量积累的相关性分析
- 5 鱼腥草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2例观察
- 6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应用
- 7 慢性胃炎中医证治规律探讨
- 8 成人中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与探讨
- 9 芍药苷对ApoE-/-小鼠血脂及主动脉斑块的影响
- 10 黄芪注射液对高糖介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NF-κB表达的影响
- 11 甘草对H2O2诱导大鼠H9c2心肌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 12 黄芪注射液合脉络宁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 13 宣痹通络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
- 14 久病入络与中风
- 15 创新推动发展,信念成就事业——方剂学科50年的发展与成就
- 16 非医学类专业《中医学基础》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17 延胡索生熟饮片在复方配伍后药效成分溶出规律研究
- 18 试析寸口脉分候脏腑
- 19 基于系统观的针灸网络课程系统
- 20 刘献琳用“小方”经验探析